<address id="fhjfv"><th id="fhjfv"><th id="fhjfv"></th></th></address>
    <span id="fhjfv"></span><noframes id="fhjfv"><form id="fhjfv"></form>

      <noframes id="fhjfv"><form id="fhjfv"><th id="fhjfv"></th></form>
        <address id="fhjfv"></address>

        <noframes id="fhjfv">
        <noframes id="fhjfv">
        報告!“江蘇智造”有這些新變化
        時間:2023-08-18 14:11:44 | 來源:江蘇赫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作者:admin | 點擊次數:31

               報告!“江蘇智造”有這些新變化智能制造是先進制造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也是江蘇由制造大省邁向制造強省的主攻方向。
               在智能制造發展征程中,水平評價是一項基礎性、關鍵性的工作。為科學準確地衡量地區智能制造發展應用水平,幫助政府主管部門制定區域一體化智能制造發展戰略,8月14日,《江蘇省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22版)》(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南京召開。
              該《報告》由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江蘇分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華東分院、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聯合發布?!秷蟾妗穬热菀劳兄悄苤圃煸u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基于江蘇省地區三萬多家企業數據以及國內外公開發布的各類數據,采用技術經濟學相關方法,從總體情況、區域、企業三大維度對江蘇省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進行分析評價。

            《報告》顯示,從全省規上制造業企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看,2022年,35.8%的規上制造業企業處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一級,開始了數字化改造;23.9%的規上制造業企業達到成熟度二級,實現了核心業務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14.1%的規上制造業企業邁進成熟度三級,實現了網絡化集成及單點智能;6.6%的規上制造業企業達到四級以上的高成熟度,深度應用智能化。相較于2021年,2022年全省“三級及以上”高成熟度規上企業占比提升,說明省內企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全省規上企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級分布(2020-2022)



              綜合選取企業樣本量超過1000家的行業進行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從成熟度等級分布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三級及以上”高成熟度企業占比較高,分別為24%、20%和18%。
              與之對應的,紡織、金屬制品等傳統行業智能制造水平還相對較弱,需持續提升企業生產裝備、關鍵工序等數字化水平,提升生產要素互聯互通能力,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

        行業TOP1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級分布

             《報告》依據《智能制造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及指數計算方法》,結合江蘇省智能制造發展的實際情況,從供給能力、支撐能力、應用水平和綜合成效四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對省內不同地區智能制造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

              2022年,江蘇省13個設區市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平均得分為83,TOP3城市分別為蘇州(141)、無錫(127)、南京(117)。各市根據得分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蘇州、無錫、南京處于第一梯隊,得分均超過100。常州、徐州、南通處于第二梯隊,得分在83-100之間。鎮江、揚州、泰州、鹽城、連云港、宿遷、淮安處于第三梯隊,得分在50-83之間。
              對比看,第一梯隊城市在智能制造供給能力、支撐能力、應用水平和綜合成效上處于全省領先地位,是江蘇省智能制造發展的排頭兵。第二梯隊城市間內指數得分差距較小,形成江蘇省智能制造發展重要的腰部力量,相較于第三梯隊城市具有科研資源集聚強、高端制造業發展勢頭好、規上企業數量多等特點。第三梯隊城市在資金、人才、技術等發展資源相較前兩個梯隊匱乏,智能制造發展水平較弱于其他城市。

        2022年江蘇省各設區市智能制造發展指數

               展望江蘇智能制造發展前景,《報告》建議,下一階段,江蘇應提升供給能級,培育自主可控的解決方案;放大示范效應,打造多層次示范培育體系;強化標準引領,構建研用一體標準發展路徑;加強要素保障,營造智能制造優良發展環境。
               當天會上宣布,江蘇省啟動區縣智能制造發展指數行動計劃,為各區縣智能制造發展提供一份高質量“晴雨表”。